当前位置:首页 > 报告体会 > 读后感

《麦田里的守望者》读后感

时间:2021-10-18 02:51:19 收藏本文
《麦田里的守望者》读后感

《麦田里的守望者》读后感

细细品味一本名著以后,从中我们收获新的思想,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怎么能落下!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麦田里的守望者》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麦田里的守望者》读后感1

“不管怎样,我老是在想象,有那么一群小孩子在一大块麦田里做游戏……我的职务就是在那里守望……我只想当一个麦田里的守望者……”

读完了《麦田里的守望者》一书,一个少年形象出现在我的脑海中——他是大人们眼中的坏孩子,因为他所作的、所想的一切都“不像话”,他的成绩也是那样的糟糕,几乎没有人喜欢他……他就是全书的主人公——霍尔顿。

他的讨厌周围肮脏的世界——他讨厌伪君子,讨厌周围的虚假的人,却又不得不跟他们交往;他讨厌电影,却不得不在无所事事的时候去那里消磨时间……霍尔顿没有真正好的朋友,只有肮脏的“阿克莱”、表里不一的斯特拉德莱塔等室友,但他又不得不跟他们交往,他厌恶他们,却又无奈,他无法改变现状。他不想和他们同流合污,成绩自然会很差。他看不惯周围的世道,所以他苦闷、踌躇、彷徨,自己的心事也只能被自己扛着。

霍尔顿一直都希望自己可以变得很勇敢,但是实际却是他一直都很胆小,被别人欺负后只能在做白日梦的时候幻想着可以把他打败,他连一个瘦弱的女人都制服不了,更何况别人呢?他被学校开除后,都不敢贸然回家,蹑手蹑脚地回去还一定要躲避着 ……此处隐藏7320个字……染缸里游荡。像霍尔顿一样遭受学校开除的现象,在我们今天中国的校园里依然存在。虽然《义务教育法》规定,不允许学校开除学生,但还是有不少的学校动辄变相开除差生,或者侮辱学生尊严,让学生自动离开学校。学校是育人的地方,学生进了校园,学校就有责任把学生教育好,而不应该动辄变相开除学生。我想到以前看到的一篇文章《学生不是用来开除的》,文章说:学生心灵就像白纸,所谓坏孩子,差生不是天生形成的,而是一步步形成的。形成过程中教师是搭把手帮扶他,还是落井下石推起下水呢?教师是个良心活,对学生的责任心多点少点真不好量化,只能凭自己的良心办事。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就应该多一份宽广的“接纳”胸怀,虽然有的差生或“问题孩子”很令我们头疼,但既然选择塑造灵魂的工程师,就应该一心一意去履行自己的职责。

霍尔顿沦为“问题青少年”与他学习和生活的环境息息相关的。他的四周“全都是伪君子”。他的学校,校长作为最高领导和教育者是一副假模假式的嘴脸,见到有权有势的家长,就一味地巴结,见到身份平庸的,就只跟他们握一下手,假惺惺地朝着他们微微一笑”。他最尊敬的老师安多里尼家,却可能是同性恋者。

校园是最纯净的地方,教育者是学生最好的楷模,当这些都以一种肮脏的嘴脸呈现在学生的面前,损害学生的心灵和精神便是在所难免。教育是种力量,我们每个教育者要纯净品性,真实真诚,要以《窗边的小豆豆》中的小林宗作为榜样,专注教育、专注培养学生,善待欣赏学生,给学生创造纯净和谐的校园环境,让他们生活在充满阳光的地带,用美塑造美,用善良熏陶善良,用真实感染真实。

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长了翅膀的天使,让我们以守望的姿态,用责任用爱用信任给他们创造一个充满希望的田野,让他们在希望的田野上自由活泼地展翅高飞!

《《麦田里的守望者》读后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