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报告体会 > 读后感

《音乐之声》读后感4篇

时间:2022-06-10 01:12:20 收藏本文
《音乐之声》读后感4篇

《音乐之声》读后感4篇

当品读完一部作品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音乐之声》读后感4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音乐之声》读后感4篇1

《音乐之声》是一本易看、易懂又十分激励人的书。它就像有魔力似的,让你会情不自禁的看了又看。

书中讲的是一位普通的修女玛丽亚,从进入海军上校的家帮他照顾家庭,到渐渐成为他的妻子和七个孩子的母亲,再到经历了许多波折,有了一个幸福家庭的故事。

每当合上这本书,我都会在脑海里瞎想:玛丽亚,她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呢?竟能一下子接受做七个孩子的母亲!竟能经历波折而并不放弃!后来,我再回头想,是啊!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人,如海伦·凯勒。她虽然双目失明,双耳失聪,但她仍不放弃,努力学习。在沙利文老师的指导下,最终考入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夫女子学院。她这一生先后完成了14部著作,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二十世纪美国十大偶像”之一。还有音乐家阿炳,他虽然双目失明,但他依旧热爱音乐。8岁便随父在雷尊殿当小道士。12岁已能演奏多种乐器。18岁时被无锡道教音乐界誉为演奏能手。一生共创作和演出了270多首民间乐曲。他一路走来是多么不易啊!

比起他们我就自愧不如了。当时,我在练习舞蹈老师教的新舞时,跳到一半已经累得气喘吁吁了,手臂和腿都十分酸痛,豆大的汗珠已从我的额头流了下来。由于这个舞比较难,而 ……此处隐藏956个字……,勇敢地面对困难,乐观地面对生活。那样,我们的'人生也会很精彩!

《音乐之声》读后感4篇4

活泼开朗的玛利亚伴随着蓝天大山华丽丽的登场,仿佛把我也带上了郊外的世界,心情一下子骤然放松,一声清脆悦耳动听的歌声入耳,让我的眼睛和耳朵都离不开这部经典电影,1963年的《音乐之声》。

喜欢歌唱,无拘无束、热爱自然、活泼好动的玛利亚无疑是幸运的,得到了修道院院长的理解与庇护,在众多修女的声讨声下,院长让玛利亚离开修道院去当家庭教师,走出修道院的玛利亚,对未知世界也充满了惶恐与不安,玛利亚用歌声驱散了自己心中的小魔兽,开启了新的生活。

在规矩森严、冷酷严谨的特拉普上校家里有着7个年龄不同,性格迥异的小调皮,他们使出浑身解数来驱逐新的家庭教师玛利亚,玛利亚一次次的化解她遇到的麻烦,上校看穿竟不拆穿,我不禁为男主人公的睿智而拍手称好。玛利亚用自己的歌声和自己的善良感动了孩子,和孩子们打成一片,上校也渐渐在玛利亚的引导下改变了对孩子们的态度。

看到这部电影,大部分观影者感动于玛利亚的善良,对待爱情的坚贞,沉醉于电影里面的歌声。当然,毋庸置疑,电影里面的歌曲《哆来咪》《雪绒花》等至今耳熟能详。而最让我动容的则是影片音乐背后博大而深沉的爱。这部影片全面而深刻的诠释了爱。对子女的爱,对恋人的爱,上校对祖国母亲的深深地爱。

影片中上校在度完蜜月回到家,看到家里竟然悬挂着带着纳粹标记的旗子,毫不犹豫的一把扯下撕掉; 当上校的好友麦克斯说“与德国和平地合并也很好”时,上校立马翻脸,不念友情,怒斥中带着失望:“很好?!麦克斯,有时候我真不了解你”……在纳粹分子的严格监控下,带着全家人一起上台演出《雪绒花》,最后一次表达了对国家深深地爱。

《《音乐之声》读后感4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