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那边》观后感
当观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从中我们可以吸收新的思想,是时候写一篇观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观后感而烦恼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天那边》观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天那边》观后感1它的开场就是一阵春风,理所当然地把你带进春天的庄园。
那山﹑那水﹑那一双充满好奇的瞳孔…我特别钟情于那股清纯,那阵朴气。但我认为,我之所以钟情,是因为,我仍在天的这边。在舒适的电脑前,发表着:“啊,那地方才是生命的源头”,“哇,真好,那清新自然,no rat race ”,无论我看多少遍,我仍在天的这边,像我这种净会发出感慨,表露向往的人,能对“天那边”有多大益处?答案不言而喻。
我终于理解,为何在片尾的末端,当有新记者及相关人员采访小萌和18个孩子时,她会沉默下来。
她和那群孩子就像生活在井底下,外来的人是被套着绳索或钢丝伸到井底探消息甚至只为了完成任务,他们一收仪器就会被拉回井面,在阳光普照的钢筋水泥地上向人们宣告着地下有这样一处泥泞黑暗的角落,然而,黑暗,他们握不走,泥泞到了地面也会被晒干 ,也就是不再能代表井底的它——这就是许小萌为何沉默的原因,也是破罗一味拒绝让志愿老师授课的原因。
罗老师最后去世了,消失得如此平静与安然,不曾引起“天这边”的人一丝愕然与惋惜,仅仅当新闻一般接听。或许 是因为对地面上的人来说,他 ……此处隐藏2863个字……的芬芳,有的是浓浓的质朴山情……
看完了整部电影,心中唯有一丝惆怅和淡淡的凄凉,也有淳朴的孩子们和罗老师带给我的感动。
对于女主角许晓萌来说,来到山村支教是为了实现她的人生价值;而对于江可可来说,这只是一场为赢得爱情而参与的游戏。也许最初,他们也曾被乡村风情感动过,而当新鲜感过去后,这一切对于他们,则是无比的煎熬。于是,江可可选择放弃,选择背弃承诺,背弃爱情,逃回了天边的宏城。而许老师则选择继续留在这个山清水秀的小山村,实现她三个月支教的诺言。
我很佩服许老师,她的爱心、责任感、不怕吃苦以及为孩子们无悔的付出,都深深的印在我的脑海中。最后她休克在与江可可分别的那场雨中,那一次跌倒,承载着深爱的遗憾,缅含了无尽的伤心。落泪的不仅是苍茫的天空,还有许晓萌受伤的心;破碎的不仅是闪电划破的天幕,还有那一份彼岸爱情的终结。走了,留下了,都是自己的选择。两个人的矛盾不是因为感情不和,而是因为价值观不同。许晓萌终究不是江可可,她爱这个山村,爱这些孩子,所以她很快从悲伤中走出来,把心都放在孩子们身上,和他们真正融合在一起。
最让我感动的,是罗老师。这个爱家乡、爱孩子的"破罗",虽然普通话不标准,文化水平低,但他是个令人肃然起敬的人,使我深受感触。当许晓萌、江可可来到水咕噜村,热情招待的是他;和"小屁股"们一起玩,给他们知识的是他;许晓萌遭受打击,给她安慰的是他;为了修教室上山背黄泥而牺牲的人也是他……他即使孩子们的老师,也是父母,他从没抱怨过生活的苦。这样一个质朴的老师,是最值得尊敬的。
天的那边,没有醉酒探戈,没有戈壁沙漠,有的只是,山间那淡淡的质朴,那淡淡的真诚。天的那边,仅仅只是属于每一个人,亦或,某一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