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的尽头是草原》观后感
认真品味一部作品后,一定有不少感悟吧,需要写一篇观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那么观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海的尽头是草原》观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海的尽头是草原》观后感1“念了你一辈子,想了你一辈子,欠了你一辈子。”带着母亲的遗憾,带着自己的悔恨,也带着病重的身体,在与亲生妹妹杜思珩分别60多年后,生活在上海的老年知识分子杜思瀚(陈宝国饰),来到内蒙古大草原,开始了一段寻亲之旅。
电影《海的尽头是草原》就这样,波澜不惊地开始了。在上映前的一天、一周,甚至一年,我都以为这部根据历史上“三千孤儿入内蒙”的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会像它的这个开头一样,平实、质朴,或者像陈宝国的表演一样,内敛、节制,但120分钟之后,我收获的是满满的意外,意外的尽头是大爱与感动。
一段离散
做旧的光影里,时间回到20世纪60年代,新中国遭遇了严重的自然灾害,粮食短缺困扰着全国各地,大批孤儿的温饱问题更是迫在眉睫。为此,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主动请缨,3000多名南方孤儿被送往物资相对有保障的大草原,与当地牧民组成了新的家庭。“接一个,活一个,壮一个!”时任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政府主席乌兰夫的承诺掷地有声,一段值得铭记的历史佳话也就此开启。
原以为,电影会是群像式的,像是徐徐展开的图卷,满满当当挤下大时代里的老老少少,毕竟三千个孩子背后是三千个家庭, ……此处隐藏4890个字……汗未来的考量;而杜思珩的同胞哥哥在面临分离时,也是在做着“自私的决定”,因此,影片不是在用历史来套住故事,而是从人的角度出发,用不同人的人性起伏去织就历史,使得这段历史不空洞,而是带着人间的气息和热度,用海一样的胸怀去承接那悲欢离合的泪水,然后又化为大爱无声。
影片中,杜思珩在上海的亲生母亲和草原上的母亲从未谋面,却因为抚养了同一个女儿而有了情感的共通,让人感慨命运的无常,而这其中冷酷的一面,风雨飘摇中的无助和饥饿,却要用人与人之间传递的良善和真诚去化解。这让影片始终被一种明亮的、暖暖的氛围烘托着,就像是阿云嘎在蒙古包外擎起的那盏灯,在黑暗中,那团光晕不足以明耀四方,却能够照亮眼前的彼此,让每位观众的眼睛也泛起泪光星辉。
导演尔冬升和编剧对于影片节奏风格的把握有一种溯洄而上的从容,演员对于角色的诠释也是层次丰富,精准到位。陈宝国饰演的哥哥一角可谓满腔都是复杂的情绪,而他却能够在每个线索的机关闪现时,都能冷静地处置,让角色在抑扬之间,展现内心深处的沟壑与阅历。马苏饰演的“额吉”萨仁娜能够让观众忘记她是马苏,而去体会她一颦一笑中流淌出的草原母亲的宽容与慈悲;阿云嘎饰演的父亲有着一种凛然正气,其中一场与女儿星空下的对谈,展露出铁骨柔情;王锵饰演的“草原兄长”那木汗以及时代少年团成员丁程鑫饰演的马正元都洋溢着青春意气,给影片加入了少年人特有的情愫。而杜思珩的倔强与哀愁,也为人物最终的命运埋下了伏笔。
从上海到内蒙,长空碧草与沧桑人面,如同书页一般,组成了一本生命之书,历经了那么多的岁月,遇到了那么多的人,一个人的故事成为了一群人的守望相助,在两个有着不同语言的民族之间传唱,那海的浩瀚,草原的宽广,也只是人心大爱中的一隅,连绵无尽,一往而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