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报告体会 > 心得体会

《孟子》心得体会5篇

时间:2021-09-30 14:06:18 收藏本文
《孟子》心得体会5篇

《孟子》心得体会5篇

《孟子》一书中蕴含着丰富的诠释学思想,孟子十分重视立志,认为道德教育的首要问题便是尚志、持志,即坚持崇高的志向。

  《孟子》心得体会篇1

孟子是亚圣,集儒家大成,孔子是首创私学,尽管“儒”思想并非孔子首创,却是在孔子那里发挥到极至。生于孔子一百多年后的孟子,以孔子为“大圣”,遵循孔子的一套礼仪廉耻,然而孟子并非凡夫俗子,只懂得硬抄照搬,从某种程度上来看,孟子是摆脱了孔子的羁绊,形成了独立的人格,比如在一些人事看法上等。

孟子讲人性,讲仁义,讲建功立业,讲“人性之善,犹水之就下也”,讲“仁者无敌”,讲“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的浩然正气。然而,孟子终归是太完美无瑕主义了,他相信孔子的“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但是他是否明白人在其位必有无可奈何的事?就像一个狱官,也许他并不想杀人,但这“杀人”就是他的工作,他能为不杀人而饿死自己——“杀”自己吗?就像一个士兵,也许他每天都在祈祷和平,是个和平主义者,但双方一旦开战,他便不可做个后退的懦夫!这就是身不由己。

在王道上,他也说:“为政难,不得罪于室”(离娄上),但是矛盾无处不在,当为政与室出现了问题怎么办?孟子是甘心做个委屈求全的客卿吗?我想不是的,一个堪称“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的人怎么会甘受眼辱,他比孔子勇敢,有魄力,所以他不甘,反抗,游说。但以上矛盾是不在孟子的 ……此处隐藏5187个字……书上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告诉我们必须先由人内在的德性修养做起,而后才能达到外在事业的完成,指出齐家-治国-平天下,均要从修身开始。

此外,书上还指出了修身要做的功夫—“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格物、致知”意思是要在万事万物上探求其根源的道理,那么人的灵觉就可以贯通明理;“诚意、正心”是指人的意念、志向要诚实,符合德性,那么就可除去各种不安的情绪,不为物欲所控,保持心灵的安静,心有所主。这之间的关系是“物格而后知致,知致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

对此,我理解的是:“格物致知”需要我们不断的学习,人如果不能“致知”,就会愚昧昏庸,能“致知”,便能明白人生的目标;“诚意正心”需要我们觉察自己的内心,进行存善去恶,这样就会提高自控能力,不被物欲私情所牵引,不被情绪所控而意气用事。从格物到正心,实质上就是一个人自我成长、自我完善的过程,由此,一个人良好的道德品格可修养完成。

修身是我们立足于社会、成就事业的基础,通过修身,可以使人拥有美好的品德、广博的学识、不俗的谈吐、高雅的气质;可以使人拥有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认真的工作作风等等,这些都是成功所必备的要素,因此修身是我们立足于社会、成就事业的基础,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根本。

去年发生在宁波意卡菲外滩店、万达广场的二起凶杀案,凶手都自称很爱对方,当被拒绝、不能得到对方的爱情时,采用了极端的做法,究其原因是凶手内心被占有欲望所控,情绪恶化、心态扭曲,是平时忽略了修身所导致。

既然修身是成就事业的基础,修身能齐家、平天下,那么就让我们从修身做起吧!

《《孟子》心得体会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