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教案设计
教学设想:
《窗》是一篇小小说,设计时主要抓住小说情节、人物与环境三方面,去探究典型环境中典型人物性格。对小说精巧的构思及精练的语言也要加以学习与运用,将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此外,我的教学对象是初二的学生,根据他们目前的思维发展水平及知识结构,理解此篇小说不成大问题,关键是要让学生用已知的分析小说的方法,在一种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中,通过学生、文本与教师三者的交互对话,能够正确把握人物形象,受到情感的陶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两个病人形象,看清人性的美与丑;
体会小说精巧的构思及对比手法的运用;
品味小说精练含蓄的语言。
2、过程与方法目标:教给学生分析小说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领悟到做人要有一颗纯洁善良的心灵。
学习重难点:
1、理解人性的美与丑;
2、学会在作文中有波澜起伏的构思及精炼的语言。
学习方法与手段:
朗读法与讨论法
学习课时:1课时
学习过程:
一、导入
窗是我们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物体,但透过窗会引起人们无限的遐想,下面请同学们展开想象,透过教室这扇窗,你想到了什么?
学生回答时,教师给予适时的评论。
……此处隐藏1627个字……富有哲理的小说会给人启迪,打开你的心灵之窗,可以看见你现在是怎样的一个人?若干年之后,再次开启你的心灵之窗,会有怎样的变化呢?
学生发言,认清自己,要努力的向好的心灵发展,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这也是在落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的目标。
小结:希望同学们能将此启示付诸于行动,完美自己。
八、总结
如此一篇出人意料的小说,透过这扇窗,我们看到了人性的美与丑。我认为只有纯洁的心灵,高尚的人格才能浇灌出绚丽多姿的生命之花,才能幻化出生机勃勃,充满活力,幸福温馨的生活画卷;如果一个人灵魂丑恶卑劣,那么他看到的永远是荒漠,达不到真善美的境界。希望每一位同学都有一颗美好的心灵,学会关爱生命,关心他人,如此才能构建和谐的生活环境。
九、作业
1、给课文续写一个结尾
2、对比阅读小小说《最后一片藤叶》
锻炼知识的迁移能力。
十、板书设计
开端:关系融洽靠窗的病人:热爱生活热爱生命
发展:从“享受”到“困扰”关心他人心灵美好对比
道德高尚心灵之窗
高潮:见死不救
结局:见到一堵光秃秃的墙不靠窗的病人:嫉妒心强自私人性美与丑
卑劣丑恶无情
情节围绕“窗”写
教学后记:这堂课通过以教师为主导,授以学习的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放手把思考学习的自主权还给学生,通过学生、文本与教师三者的交互对话,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提高,课堂气氛活跃,学生能够清楚的把握小说的主题及小说写作方面的特色,并在作文中能够借鉴。另外学生在情感上也受到了陶冶,有利于正确的价值关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