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顾茅庐教案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三顾茅庐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三顾茅庐教案1教材分析:
《三顾茅庐》是第十一册最后一组教材的第二篇重点讲读课文。本课选自我国古典长篇小说名著《三国演义》第三十七回司马徽再荐名士,刘玄德三顾茅庐改写的。课文记叙了刘备三顾茅庐,诚心诚意请诸葛亮出山,辅佐他完成统一国家大业的故事,赞扬了刘备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精神。这是一篇落实本单元重点训练项目,发展语言、启发思维、培养能力的好课文。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揭题解题,介绍课文的时代背景。
2、初读课文,以初步感知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3、理清文章脉络,知道刘备是三次拜访诸葛亮。
4、学习刘备第一次拜访诸葛亮。
二、教学过程:
(一)揭题解题。
1、解释顾、茅庐的意思。
2、简介课文时代背景。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要求: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2)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3)谈谈你对刘备的初步印象。(小黑板出示)
2、交流。
< ……此处隐藏29288个字……谋。正面描写:语言描写、外貌描写。
侧面烘托:司马德操、徐元直的推介。
(3)张飞:鲁莽、急躁、讲义气。
描写方法:语言描写、神态描写。
三、小说中多次出现诗词,有什么作用?
小说中三次使用诗词:第一次是孔明醒后所吟的诗,表现诸葛亮淡泊名利的品质;后两首是后人的赞诗,是对诸葛亮的才华与品质的赞誉。三首诗从不同的方面表现了诸葛亮的才华和人生追求。
四、概括小说的艺术特点。
1、故事情节生动曲折。
2、人物形象个性鲜明。
3、铺垫烘托突出形象。
文章主旨
小说通过刘备“三顾茅庐”,既表现了他为兴蜀汉大业而礼贤下士的宽宏气度和不耻下问、求贤若渴的精神,也展示了未出山便晓天下事的诸葛亮的雄才大略。
教学板书
情节:三顾茅庐——问计对策——拜请出山。
三顾
茅庐
人物:刘备、诸葛亮、张飞(正、侧面描写)。
拓展延伸
1、介绍你喜欢的《三国演义》中的其他人物和事件,谈谈你对这些人物的认识。
2、阅读《三国志》,比较《三国演义》与《三国志》中的人物形象有何不同。
教学反思
学生对《三国演义》比较感兴趣,但对古典小说的阅读还有一定的字词障碍。在教学中,我利用学生的“已知”,用“兴趣”为桥梁,激发他们去探究“未知”,起到了活跃课堂气氛的作用。先易后难,从情节入手,到分析人物形象,最后探究写作特色,层层深入,抽丝剥茧,圆满地完成了教学任务。不足的是,对人物及作品的相关情节拓展不够,课外阅读时间不足,学生综合素养还需进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