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具柜台前的孩子》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课堂教学是我们的工作之一,教学反思能很好的记录下我们的课堂经验,教学反思我们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玩具柜台前的孩子》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玩具柜台前的孩子》教学反思1已经有五六年不代课了,今天在这儿当着这么多专家老师上课实在是有点底气不足,对不住大家了。
下面我就简单说说我这节课的设计思路。
《玩具柜台前的孩子》是二年级下册六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第六单元课文是围绕人物的优秀品质来编排的,寓优秀的思想品质教育于生动感人的故事之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初读这篇文章时,我便被文中那个叫小兵的男孩感动了,为他小小年纪却如此懂得为妈妈和爸爸着想,为这个家庭减轻负担而感动。而身为母亲,我从心里感到心痛,他还是一个孩子,却不能像其他孩子那样享受童年的快乐、纯真,如愿地拥有自己喜欢的玩具。为了给父亲治病,他要省下买玩具的钱,而自己对玩具的喜爱只能在玩具柜台前痴痴的观看中得到稍稍的满足。而售货员阿姨了解情况后要送给他玩具时,他却果断地拒绝了,这又让我们感受到了他的懂事与成熟。
籍于此,我想在课堂上把我的感动传递给学生。于是设计了这样的阅读流程:
先引导学生体会小男孩对玩具有多么地喜欢, 让学生自读后抓住关键词语深入体会小男孩对玩具汽车的喜欢之情。从小男孩在玩 ……此处隐藏15833个字……巨大的心理反差,强烈地向我们传达着“爱母亲”的信息。然而,现在这些在春风雨露中长大的独生子,是很少有文中小男孩这样的情感体验的。如何使本堂语文课达到教学目标,使学生在这堂课后更加发自内心地爱父母、爱他人,真正体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这一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呢?我想,莫过于动之以情!
雅斯贝尔斯曾说:“教育本身就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让学生在自读自悟中感动;让这个玩具柜台前的孩子的高尚情感,撼动学生的心灵;让学生与老师的感动产生共鸣。
语文的人文教育,就要教师在语文教学中通过语感、文感的磨练,实现“美感”的积淀,发挥其“美化人”的功能。
1、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
教育不能没有感动,教师不能没有感动。教师要用自己的感动去感染学生。否则怎能教会孩子学会感动呢?教师接触文本后难以平静的心绪,在教学中化为饱含情感的教学语言、适时深情的小结、与学生如遇知己般的共鸣。这些大大增强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
2、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
通过导入时的两次看图说话,锻炼了言语表达能力和观察力;更重要的是由此形成对比,创设了教学情境,酝酿着滋养心灵的养分——感动,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中又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引导学生把握字里行间中的点点情丝,从而走进玩具柜台前的孩子——小兵的情感世界,与他在思想感情上相互交流,形成共鸣。然后“自化其身”, 在情感上受到感染,心灵上得到陶冶,成为美的情境中的人物,激发思想情感,达到语文学习的思想性目的。
3、不足: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教学时以学生自读自悟为主。但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自主性还发挥得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