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破山寺后禅院》的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学设计的准备工作,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题破山寺后禅院》的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题破山寺后禅院》的教学设计1一、教材分析:
《题破山寺后禅院》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通过写破山寺后禅院,诗人层层深入着力营造的是一个幽深静寂的意境,在这过程中,诗人内心的杂念也被一层层地剥除,最终,归于宁静,归于清纯,抒发了作者寄情山水、想远离尘世的隐逸胸怀。这是一首通过环境描写表达作者心境的诗歌,艺术上相当完整,是盛唐山水诗中独具一格的名篇。
二、学生学情分析:
《题破山寺后禅院》面对的是一群成长在无忧无虑的21世纪的少男少女,与他们生活的时代差距大,这也是他们进入初中后第二次接触的古诗,缺乏必要的知识准备。所以受经历与知识积累水平所限,对这首通过环境描写表达作者心境的诗歌要达到深层理解必然有一定难度。另外,还考虑到刚进初中的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容易产生学习疲劳,且按学习能力、感悟能力区分又有几个不同的层次,所以教师必须做到兼顾全体,合理设置教学目标,灵活安排教学过程。
三、确定教学目标:
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 ……此处隐藏4703个字……音。”
此联是上一联的补充,进一步以钟磬音响轻轻回荡,以动衬静,映衬破山寺万籁俱寂的宁静气氛。成语“万籁俱寂”出于此句。
1、诗的最后两句隐含的一个成语是万籁俱寂,意思是形容四周非常寂静,没有一点声音。由这两句,我们很容易想起与此有异曲同工之妙的王维的诗句——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2、万籁此俱寂”和“但余钟磬音”是否矛盾,为什么?末联以静写动,以动衬静,映衬破山寺万籁俱寂的宁静气氛,抒发自己万念俱寂的出世的思想感情。
九、课堂小结:
这是一首题壁诗,景中含情,委婉含蓄,语言朴素自然。通过描写寺院的清晨,逼真地再现了寺院的清幽与洁净,表现了诗人寄情山水,心向佛门的隐逸情趣。
十、当堂练习
1、《题破山寺后禅院》作者是___朝诗人________。
2、诗中写环境幽静(优美)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3、写美丽的山水使人心灵愈加沉静的句子是___,____。
4、表达诗人追求清净隐逸思想的诗句———
5、诗中以动衬静的诗句是:
6、诗中表明诗人对佛学向往的诗句是:
十一、课后作业:
1、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2、改写《破山寺后禅院》为写景散文。
十二、教学反思:
这是常建的一首五律,写景优美,抒情浓郁,情景交融,写出作者纯净怡悦的精神境界,达到物我交融的境界,是唐诗中的精品。教学前布置了预习,大多数学生均能理解诗意,感悟意境,课堂以诵读为主旋律,采用探究研讨式教学,挖掘课程资源,迁移学生能力,课堂效率高,收效好,但个别基础薄弱学生,仍然理解不深,需个别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