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范文 > 教学设计

《三只小板凳》教学设计2篇

时间:2021-10-03 22:05:53 收藏本文
《三只小板凳》教学设计2篇

《三只小板凳》教学设计2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三只小板凳》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三只小板凳》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能体会爱因斯坦从小做事认真,肯花力气,不怕失败的精神。

2、学会本课的九个生字,理解7个新词语的意思。

3、把不完整的因果句补充完整。

4、能理清课文第3自然段是怎样按事情发展顺序写的。

5、能正确朗读课文,会读不同语气的句子。

▲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理清课文第3自然段是怎样按事情发展顺序写的。

难点:读懂反问句,能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新词,理解按事情发展顺序来写的事。

2、读通课文,初步感受爱因斯坦从小做事认真,肯花力气,不怕失败的精神。

二、教学过程:

▲简介爱因斯坦的生平,揭示课题。

图像出示爱因斯坦的头像,问:认识他吗?你能向大家介绍他吗?(教师作适当补充)

揭题,学习生字“凳”。

▲初读课文,了解大意。学习字词。

1、自己读课文,遇到生字多读几次,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2、读生字并组词。

3、有哪几个字是形声字?怎么记住它?(加一加,换一换)

4、哪几个字你认为比较难写,写一写。

5、课文中划出生词,读一读,并指名读。纠正读音。

6、你懂得哪个词的意思,可以把意思说给同桌听,也可以用它说一句话。

7、提出你还不懂的词语,想办法弄懂。

▲再读课文,感受课文的内容和语言。

细细地读课文,你认为文中哪几句话最精彩,最能打动你的心。站起来读给大家听。

(大面积训练)

▲课堂作业。

抄写生字、词语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爱因斯坦认真、努力、不怕失败、不怕别人嘲笑的品质。理解“糟糕、强、改变”等词的意思。

2、能把不完整的因果句补充完整。

3、能正确朗读不同语气的句子。

二、教学过程:

(一)、理清按事情发展顺序写的一段话。

①出示一段排列错乱的话(把课文第3自然段的顺序打乱),让学生读读,通顺吗?

②请你把这段话整理好,说说你是按照什么顺序来排列的?

(二)、读读课文,给下面这些短语排序。

( )老师生气

( )同学们不再笑

( )爱因斯坦说明情况

( )爱因斯坦交板凳

(三)、以以上短语为提示语,学习相应的课文内容。

1、哪几句写爱因斯坦交板凳的事?读一读。

学生质疑。(爱因斯坦为什么要做板凳?他为什么不交其他的作业?)

2、哪几句写老师很生气?读一读。

①理解“糟糕”的词义。什么样的板凳是糟糕的呢?

②感情朗读。重点指导读出生气的语气。

3、学习反问句:“世界上还有比这更糟糕的板凳吗?”

师:为什么老师的话有问号,却没有回答呢?(这样的句子就叫“反问句”。)

a、比较句子,哪一组语气更强烈?

你们谁见过这么糟糕的板凳?

你们谁也没有见过这么糟糕的板凳。

世界上还有比这更糟糕的板凳吗?

世界上没有比这更糟糕的板凳了。

(反问句让语气更加强烈。我们在写文章是要表达更强烈的意思,可以用反问句。)

b、试着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c、这有什么好奇怪的?

d、问题怎么会那么严重?

e、你能举出类似的句子吗?

4、哪几句写爱因斯坦说明情况的?

a、读一读。说说这两句话讲了些什么。比较“很不象样”与“更不象样”的异同。学习“强”的词义。

b、指导朗读:你认为爱因斯坦的话应该怎样读?自己练读,优等生范读,小组比赛读。

c、补充课外阅读文章《三只小板凳》,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说说自己的体会,感受。

d、听了爱因斯坦的解释,同学们的表现怎样?读一读。

e、说说老师和同学们是怎样想的?同桌交流。

f、用表演形式汇报交流。(略)

(四)、学习1、4自然段。

1、指名读第4自然段。

“从此”是指什么事以后?同学们和老师改变的是什么?

2、老师和同学们对爱因斯坦以前是什么态度?齐读第1自然段。

请换成“因为……所以……”说一说这段话。

(五)、小结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想一想:爱因斯坦既然是世界著名的大科学家,我们为什么不了解他伟大的成就,而去学他小时侯做小板凳的故事?他小时侯的表现与他长大后成为大科学家有什么关系?

2、汇报交流。

3、再次质疑问难:你还有不懂的吗?

4、把你最感动的.句子读一读,抄一抄。背一背。

(六)、做业。(略)

板书设计:

15、三只小板凳

一只小板凳───很不象样做事—认真

爱因斯坦肯花功夫

两只小板凳───更不象样不怕失败

《三只小板凳》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学会“因、交、作、布、两、左、右、它”8个字,会认“板、劳、第、世、界、更、能”8个字。认识新部首“点横头”、“巾字底”。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通过课文的学习,使学生知道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有恒心,不怕困难,只有坚持不懈才有可能取得不断的进步。

教学重难点:

学习生字,读懂课文,理解重点词句,使学生明白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有恒心,不怕困难,只有坚持不懈才有可能取得不断的进步。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故事导入课文(介绍爱因斯坦)

二、初读课文

三、,多种形式认读田字格、双横线生字

四、正确流利地读课文。

设疑:爱因斯坦为什么要做三只小板凳呢?

五、学会写“作、两、交、它”四个字,学会新偏旁(点横头)

第二课时

(一)复习词语,激趣导入

1、复习生字词( 田字格、双横线)

2、自由读全文

(二)学习第一自然段,读中体会。

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

2、指名读

学习第一句话:

1、、出示第一自然段中重要的词语

2、引导学生读好词语

3、通过读好词,引导学生读好句子

4、相机理解“作品”

学习第二句话:

1、指名读第2句话。

2、他指谁?

3、这是一只怎样的小板凳?(相机引导学生读出爱因斯坦作品交得很晚、小板凳样子很丑)

4、齐读

(三)学习第二自然段,读中感悟。

1、师范读第2自然段

2、问题提出:老师对爱因斯坦的小板凳满意吗?

学习老师的话:

1、出示老师说的话,引导学生读出老师的很不满意。

过渡:听到老师很不满意的评价,爱因斯坦又是怎么做的,怎样说的呢?

2、读一读,找出爱因斯坦动作和语言,做上记号。

3、同桌互相说一说划线的句子。

4、师出示描写爱因斯坦的动作和语言的句子。齐读。

相机理解:不慌不忙

5、引导学生看插图

边读课文,边看插图:爱因斯坦最后交的是第几只小板凳?这三只小板凳哪个更好?为什么?

6、学生交流比较。

7、讨论:爱因斯坦为什么做了三只小板凳?(相机理解“强一些”)

8、你认为爱因斯坦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9、分角色朗读第二自然段

(四)学写四个字(因、右、左、布)

1、观察这四个字,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字的?

2、师范写“布”(认识新偏旁“巾字底”)

3、生练写

板书设计:

第一次

6 三只小板凳 第二次 强一些

第三次

坚持、认真......

《《三只小板凳》教学设计2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