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的那边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优秀的教学设计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在山的那边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在山的那边教学设计1【学习指导】
这一课对你学习语文,对你的初中生活,乃至对你今后的人生都有重要意义。有什么重要意义?学了才能知道。
本课学习方法:边朗读,边品味。
为了品味诗中山、海蕴含的意味,我们先欣赏大海的图片和音乐——《海之诗》
文字说明:
大海,
它的博大,足以震慑人间一切,让所有人自惭渺小!
古往今来,大海吸引着无数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人们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大海有时风平浪静,风光旖旎,有时也会震怒,排山倒海,雷霆万钧。
但即使是震怒,也吸引勇敢者向它挑战。
大海,魅力无穷,引力无限,况且还有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
请继续学习王家新的诗——在山的那边
一 预习课文 整体感知
先记住一条基本道理:“诗言志”——作为文学作品的诗歌,往往借某种“物”抒发自己的志向。
这首诗虽然写的是翻过无数的“大山”之后看到“大海”的经历,其 ……此处隐藏30818个字……985年借调到北京《诗刊》社从事编辑工作,1990年离开。1992年去英国。1994年归国,在北京教育学院中文系从事教学工作。出版的诗集有《纪念》(1985年)、《游动悬崖》(1997)等。
二、山那边的海关于《在山的那边》(王家新)
《在山的那边》是我在二十多年前写下的一首诗,那时我还是一个从边远山区来到大学校园不久的大学生。因此,对我来说,重读这首诗,犹如翻开封存多年的老相册,重又看到了那个不无稚气、却让人感叹和怀念的早年的我。
显然,《在山的那边》起源于童年经验。我生于湖北西北部山区的武当山下,父母为中小学老师,从小随着父母的工作调动,在五六个地方生活过,但一直没有走出山里的世界。世界对于幼年的我来说,就是放学后一片寂静的校园、山川中那道清澈的河流以及环抱着这一切的无言的群山。
而我偏偏又是一个耽于幻想、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的少年。诗的开头两句,正是我“小时候”的真实写照。我想几乎在每一个人的童年和少年时期都有一些“隐秘的想望”,而诗中的这种对“山那边”的遥望和幻想,构成了我小时候特有的秘密在今天看来,它还隐秘地影响到我的一生。
但是,仅仅如此,还不足以构成一首诗。于是,“海”在我的生活中并最终在这首诗中出现了。“海”的出现,恰好与“山”形成了对应,显现出一种诗的结构。这里的“山”与“海”,可以从隐喻的意义上来读解:山,一个实际生活的世界,封闭、灰暗、压抑;海,一个想像性的世界,开阔、光亮、自由。海,是山川陆地的结束,另一个世界的开始。海,从古到今,都是对人的自由天性、对人的想像力的召唤。而这些含义,在我年幼时都不可能意识到。我只是凭借着我那耽于幻想的天性在遥望山的那边,在想像海的那一片蓝色。